您好,欢迎光临苏州邦盛物流有限公司官网

新闻动态

扫一扫
加微信发货
物流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> 新闻动态 >> 物流资讯

苏州货运:洋大豆的物流“地道战”(警惕!)

发布人:邦盛货运 时间:2010/4/18 9:18:27 浏览:1284
由于中国粮食物流产业尚不成熟,国内的中粮集团和中储粮总公司等大型粮食贸易和物流企业,对国内粮油市场的整合还不够,也给外资企业可乘之机。 
 
   (2010年4月)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而物流战车却是这场战争中的一大“核武器”!
    进入2010年以来,东北国产大豆压榨企业先后传来倒闭声,在我国大豆产量占到全国近一半的主产区黑龙江省,当地有30多家大豆加工企业,但目前有60%的企业都已停产。
    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洋大豆进口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从上游采购,再到运输、通关、仓储,国际粮商的物流战车,正在悄无声息而又势不可挡地向中国粮油市场开进。
    针对大豆问题,有专家振臂疾呼,国际粮商巨头已经完成了在中国的布点,中国的大豆产业链已经失去。但是,在这场中外粮食战争中,似乎少有人看见国际粮商凭借雄厚资金实力深深挖出的物流通道,少有人看得见国际粮商凭借供应链管控手段,在粮食物流通道上驾驭的高速列车。
    明修栈道
    在全球粮油市场,谁在风头浪尖领风骚?有中粮集团,是中储粮总公司吗?
    他们还在蹒跚学步!是ABCD四大粮油巨头在领风骚,其中有3家来自美国,即ADM、邦基(Bunge)、嘉吉(Cargil),一家来自欧洲的路易达孚(LouisDreyfus),这四家欧美企业几乎主宰了国际粮油市场,新加坡的丰益国际(Wilmar)紧跟其后,世界粮油市场的版图正在经历着巨头瓜分。四大国际粮商控制了国际大豆90%的贸易,从而控制了国际大豆绝对的定价权。
    而今,这五大粮油巨头,像五指山一样开始压制中国龙头企业。
    来势汹汹的五大粮商,一边对东北大豆产业布阵设局,巧疏物流关节;一边在粮食购销领域暗中寻找“合作伙伴”,达成战略绑定。作为中国最大的粮食储备企业,中储粮也成了粮商们示好的对象。
    除了在瞄准原料生产的同时,国外粮油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中国的油脂加工业。国内油脂厂的一位管理人员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,中国85%的油脂加工总量已经被外资四大粮商控制。2008年,据美国农业部预计,中国90多家国内榨油企业中,64家已变成外资独资或合资,控制了中国85%的实际加工总量。
    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北良有限公司货运处初宗军对本报记者说:“外资排挤中国民企,使得一些小企业产品积压,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。”
    目前国内的油厂主要集中在南方沿海,而且大部分受外资控制,这些油厂更得益于进口大豆,这一方面造成了国产大豆产能过剩,销路不畅;另一方面,他们刻意打压国产大豆,使进口大豆逐年增加,国产大豆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。作为国产大豆主产区的黑龙江,豆企大规模停产现象繁生。
    收并粮油供应链关联企业是修栈道的最好途径,其次是寻找代理企业与合作伙伴,达成供应链上的战略绑定。粮油市场报显示,外资大举进入我国大豆压榨行业,邦基公司、嘉吉公司、路易达孚公司、来宝公司和托福公司等跨国粮商对我国18家油厂进行了资产重组。
    近年来国际粮商收购尤为频繁:来宝公司先后收购了钦州大洋、山东新龙、重庆新涪、南通宝港和锦州华强公司;邦基公司先后收购了日照三维、南京华农和天津正大公司;嘉吉公司先后收购了东莞华农和阳江丰源公司;路易达孚公司收购张家港江海和霸州华农公司;托福公司参股河南阳光和湛江华农公司,并通过河南阳光对许昌山花和信阳万福进行了资产重组;益海嘉里公司收购东莞富之源公司;美国太平洋国际资本有限公司收购汕头中星油脂公司。
    目前,中国进口大豆主要港口有:辽宁大连港、天津港、山东青岛港、浙江宁波港、江苏张家港、广东黄埔港。大豆到港预报显示,进口大豆的多是这些外资公司和外资合资公司。这些公司为国际粮商向中国运销大豆开辟了一条便利的通道。
    暗渡陈仓
    大豆物流战车的方向盘在哪里?谁在暗中操控方向盘?
    价格是导向,大豆期货交易市场是大豆流通与物流的方向盘!哪里有“价”可图,物流战车就开向哪里!而开车者就躲在中国豆农们看不见的期货交易市场后面。
    近年来,一直坚挺的大豆价格,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,进口大豆的价格一路下跌,大连港口价最低时已达到2900元 (每吨,下同),而国产大豆每吨的成本价至少在3000元。这就意味着,豆农每售出1吨大豆要亏损100元,从而使国内大豆业受到巨大损失。
    在2009年我国大豆进口量继续大幅增加的同时,大豆进口格局也发生了较大变化,进口美国和巴西大豆数量大幅增加,进口阿根廷大豆数量急剧减少,进口美国大豆数量占我国进口大豆总量的比重超过5成。
    这一切都是源于四大粮商对期货市场的操控。“中国的粮油价格和本土供需是无关的,而是华尔街的金融资本决定的。”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解释说。
    芝加哥大豆期货交易市场,布满了遥控全球大豆贸易的黑手。2004年3月,中国大豆企业因缺乏经验,在折合价格约4300元的历史最高价集中采购大量美国大豆。在随后的一个月,大豆价格跌至3100元,致使中国油厂每1吨进口大豆亏损达500~600元。中国绝大多数豆企由此被送上绝路,四大跨国粮商趁势而入,采取并购、参股、合资等形式低价兼并,进入并控制了国内近60%的大豆压榨企业。
    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之后,完全控制了中国大豆采购权。而控制了采购权,基本就控制大豆流通的上游。
    此外,国际粮商嘉吉、邦吉、丰益国际都在暗地行动,不惜巨资向东北大豆根据地进发,志在彻底扫荡惟一的大豆非转基因市场。跨国粮商在东北大豆产区大规模的布局,不仅击垮了多家内资油脂厂,他们又在图谋全面控制整个东北大豆产区。
    如何把农业技术的炮弹装上物流战车?跨国粮商通过与国内一些大的种子公司合作,并利用他们的转基因技术、资本等优势,通过控制农民,实现转基因大豆种子的强势渗透,从而助力整体供应链战车的开进。
    中国农科院生物所研究员黄大昉说:“中国自己不种植转基因大豆,用非转基因这块绿色壁垒,想把国外产的转基因大豆挡在国门之外,但国外强大的生物科技公司很快冲垮了中国的壁垒。大豆这一仗,我们彻底失败了。”

扫一扫,加好友发货


首页

服务项目

拨打电话

联系我们